close

 

新加坡的本土味,除了海南雞飯,就是肉骨茶!就是 Laksa!為了八百年去不了一次的新加坡(當然不是我不想去,實在去了也因為工作而頂多只能呆個一晚,爛爆了…)問遍了身邊能跟新加坡沾上邊的所有人,我想要知道,如果身為一個新加坡人,有哪一攤雞飯、哪一攤肉骨茶、哪一攤叨沙是你不吃就會死的?

 

結果,無解。

 

沒有一個新加坡護照持有者、或是在當地居留超過六個月者,能在以上問題中,給我一個肯定的答案!標準獅城人的標準第一答案在中港台的標準旅遊書中都會出現,可惜這也表示鐵齒巴比根本不可能為了湊熱鬧特意去嘗試一番。

 

直到有一天,一個二十年的老朋友幫我回了魂:『我知道你想去好地方,但是我們新加坡人就沒有在管,都是自己喜歡就好囉!』

 

我真的有種頓悟的感覺,其實就像要台灣人推薦喜歡的蚵仔麵線還是牛肉麵之類的,大家都知道那些有名的啦電視報紙都在報的啦在哪裡,但是正常人其實都不會為了這些東西特別跑去參一腳,最常去的,還是辦公室旁邊或者自家巷子口的那一間。

 

IMG_2295

 

這個『老黃』跟知名『老亞弟』相去不遠,也都是潮州式肉骨茶,難免有點搭便車的感覺,住附近一個朋友說:『我都來這邊囉!』那,我也來看看吧!本來還想說像上次海南雞飯一樣連吃兩攤,結果『老亞弟』最後沒找到,卻在『老黃』這邊吃個飽,捧了大肚子回去。

 

IMG_2298

 

IMG_2301  IMG_2297 

 

實話說我比較喜歡潮式肉骨茶的作法,大量蒜頭胡椒隨著熬成一鍋清湯,不管真的當早點用,或是拿來便餐,又或是臨時起意墊個肚子,都非常點味醒腦,相對於台灣人視為理所當然、以中藥材為底的湯頭,反倒喝多了容易膩。

 

這裡湯頭是絕對及格的,味濃而紮實不見混濁,湯色一清如水,不現星點油花,爽口至極,小小店面願意花這般功夫好生照顧,即便獅城本地也不容易,攝氏三十度以上高溫的午後,依舊直接捧起來就喝了大半碗滾湯,一整個補到流鼻血,厚著臉請老闆再加些,喔耶我真是愛熱湯!

 

一個台灣大概拿來裝普通份量麵線、兩吋深、六吋寬的磁碗裡,舀了三塊排骨,看來非常豪氣!我第一次到訪,不知這裡是一直如此,還是看外人孤身而來絕非善類,所以多加優待,總之大塊排骨只略略夾著肥,有嚼感卻不礙口,那肥瘦間潤且滑,香甜四溢,吮著一口油一口甘,接著趕緊一口白飯一口熱湯,歐買嘎,餓一整天不就是為了這種感覺?

 

沾白煮排骨的老抽辣椒醬油是自己準備的,香!多來一點,配飯的東西大變身成下酒菜。

 

IMG_2304  IMG_2314

 

吃到肉骨茶都快見底,老闆突然端了一碗黑糟糟的東西過來:『唉呀你還有要個鹹菜我都忘了!』看到裡面,巴比真的給他傻眼…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一地華人眾多,其中很大部份是以福州文化血統為主,而不是我們想像的廣東族群,你看台灣『本土劇』在那邊賣的有多叫座就知道。

 

沒想到他真的就這樣上了個油燜鹹菜,可也就真的很好吃啊!洗過後多煮一下,鹹香甘一體成型,放點炸過的整粒蒜頭再下爐回溫,還多了點誘惑的香氣跟辣味,看著上面浮著那一片亮澄澄油花跟醬油滷汁,二話不說就是直接拌進飯裡,人生被健康檢查這種東西制約豈不可悲亦復可恥??

 

IMG_2316  IMG_2319

 

整顆蒜,不剝皮,炸過之後入滷同煨,取其肉能去腥,湯能取香,所剩餘者,非殘渣也,尾巴底下一吸,整顆蒜瓣早已又甜又濡又順,大人世界的軟糖是也!

 

IMG_2312  IMG_2309

 

還剩半碗飯,算算時間也早,斗膽再去要了碗豬雜,沒想到居然是腰子跟豬肝擔綱演出,要按台灣作法,應該是豬腸作先鋒、頂多加兩片豬肚之類吧?不過碗裡襯了茼蒿菜,甜味增加許多,只可惜豬雜同煮,原本清可見底一碗湯也成了淘金的沙盆,始終蒙層灰渣。

 

我沒說不好吃喔!何況小攤位去腥除臭一點也不馬虎,照片裡見著犯血絲,材料實則新鮮,一點都不嗆,內臟類去腥本不易,這邊也沒有台菜必備的米酒,嚐兩口湯,來點豬雜,就是真正心裡在想的是:『那我加麵線可以嗎?』

 

倏然看到店鋪口貼了張報紙剪影,簡單講就是他們被評選為『新加坡十大肉骨茶』,說來這基本上並沒有任何參考價值,除非你相信台北市每年選的狗屁牛肉麵節有意義?這間老黃肉骨茶,能不能在獅城排進前十,我一個外人根本毫無概念,更沒資格置評,只能說:下次一定要再來喝一回!

 

每次長期出國前,家門前三分鐘路程的麵線店我最常去,雖然份量少老闆又討人厭,但是誰叫他就在我家門口又能一次提供麵線跟臭豆腐?不去那邊是還有哪邊可以走?

 

熟悉的味道,就是這樣叫人回味又叫人討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bby Liu 的頭像
Bobby Liu

~ 小狗汪汪叫 ~

Bobby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