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rdon 其人其事,有興趣的不妨自己拜一下谷歌,總之他是個相當傳奇的傢伙,在倫敦紐約的知名度、比起阿基師在台灣的知名度,高出只怕十倍有餘(知名度,不是受歡迎度…)近十年來生意越做越大,已經是『 Gordon Ramsay Holdings 』、年營業額超過台幣數十億的大老闆了!光倫敦一地便有十一間餐廳再加一棟旅館,還不包括希斯洛機場裡的簡餐店,其多其繁其上天下海,真的讓英倫飲食界不得不提出質疑:『 Do we need another Gordon?』又在美國開了自己的實境比賽秀,那還不是他親自下廚料理喔!這些節目近幾個月在台灣某頻道也開始播出,裡面噱頭就是看一群素人被他用街頭混混出身的另類罵人『才藝』整得七葷八素,只能說跟他的做菜天賦簡直不相上下。

 

第一次到訪倫敦,本來期待一探他發跡的米其林三星名店『 Ramsay 』,但是由於決定倉促,來不及預約,改訂這間加入他旗下僅只一年多點的『 Petrus 』;這店名,對紅酒有點概念的朋友應該很敏感,而它的確就是依著 Ch. Petrus 而命名,遠溯自1899年的垂直典藏,裡面酒藏多到會讓任何一個嗜飲者想要持槍搶劫這間店,台灣朋友或許對此依舊陌生,講個逸談看大家能不能有點印象,當年幾位金融鉅子一晚吃掉價值整台全配賓士三百的高級法國料理,就在這位於倫敦市中心鬧中取靜的街頭,說來很容易就錯身而過,並不特別起眼,Gordon 之後重新取回這家店經營權,其實背後自有一段商場上的不足為人所道,還好我只負責吃,其他的,不過肥皂劇八點檔,聽聽笑笑搖搖頭,當作移駕餐廳路上的開胃閒談吧。

 

IMG_2829

 

IMG_2791

 

IMG_2786

 

IMG_2789

 

那天一早先跑去看了個沒啥重點的皇家騎兵交接,再往大名鼎鼎的哈洛德百貨膜拜一番,這才乘計程車直赴餐廳,下車一瞬間我真的找不到餐廳在哪裡,直到運匠大指了指我背後,這才赫然發現招牌就在頭上,真是不起眼…

 

咱家是當天早上才透過網路訂位,而且原本只訂了一人席,後來有人願意同往一試,才改成兩人,剛改好沒十分鐘又有兩個朋友說想跟著嚐鮮,想再上網更改就回應說已無空位,看來只好現場再問過,沒想到當天領檯直接回說沒有我的訂位資料,傻眼,那我手機裡的確認簡訊跟 e-mail 是哪個鬼寄來的?就在尷尬之間,一位濃濃法國口音的女領檯恍然大悟般的問道:你是什麼時候訂的位?今早啊!用網路嗎?對啊… 哈~難怪,它資料還沒傳過來啦,幾位?四人,可以嗎?大桌來不及準備,如果你願意… OK OK,有位子就好!

 

靠么勒,我真的覺得歐洲科技程度很低… 待餐區空間不大,一片棗紅絨布,朋友從外面一直照相玩到裡面來,你開心我很累,完全不知道我東拉西扯喬位子的辛苦,唉!而且他們都很愛 Rose 香檳,好啊,我只想休息喝杯 cocktail 喘口氣。

 

IMG_2788

Belini Special

 

他們很認真地在看菜單,咱倒直接,當天有個『 The Perfect Match 』,是份幫你搭好了配餐酒的套餐,能這麼不傷腦筋地有吃有喝,何樂不為?話說那陣子倫敦中午還頗有熱度,西裝外套穿不太下去,熱天吃飯直接點,就選這份囉;旁人都在忙選菜,我與調酒樂陶陶,一剎那撇見全套銀灰西裝的熟面孔出現,Gordon Ramsay,他本人,毫不猶豫拉著朋友向前希望能與之同影。

 

說來咱家實在很有『主廚緣』,中外餐廳,不管多大牌背了多少顆星的主廚,只要我初次到訪,總能遇到本人在場,或是餐後閒聊兩句,或是巡堂行禮如儀,總之,真的很高興能見到本尊!

 

我想 Gordon 那天只是來看看廚房情況吧?他在吧台交代幾句,馬上被一個癡迷的美國(聽口音啦)女孩抓著又照相又抬槓又牽手的,搞的我很不爽,快點啦大姊,沒看到後面還有人嗎?果不其然,輪咱家上場時,大師已經趕著要離開繼續巡視他的餐飲王國了,又不好說不,只得調侃般的倉促用法文跟員工說:『快點照快點照,我要走了啦!』抱歉啊老大,你就滿足一下追星族的期待吧。

 

IMG_2793

House-made butter, Fleur de sel

 

IMG_2795

House-made bread

 

同行前一天還在說台北某號稱法國名店的點心好吃, 巴比嗤之以鼻,但沒有東西能當庭飭回,甚憾… 正好今天借大師之手讓他們來個頓悟,嘗試些真正的麵包跟奶油,這一籃邊吃邊叫好,『麵包好香喔』、『這奶油也太棒了吧』~大家能夠享受自己的推薦,巴比也開心,真金不怕火煉,只是,『慢點吃慢點吃,麵包奶油不夠可以再要,別變成正餐吃不下啊!』

 IMG_2792

Watercress mousse with new potatoes and salmon tartar

 

水芹泥裡同時打進些許馬鈴薯泥,又因為故意選擇生嫩,帶著更多『泥味』,讓人越吃越想鼻尖塞進去聞一聞那種屬於大自然的味道,同行初見這種盤飾不知該如何下手,答案簡單,『整個喇開啊!』能上桌的就是能吃的,做的越漂亮就是越希望你能吃的爽,杯底搭點酸奶跟細密到頂多五釐米見方的馬鈴薯薄片,上面帶油花的細鮭魚泥反倒成了幫襯,比較像是特意用鮭魚油脂帶動菜泥入口,吸引視線的是鮭魚泥,抓住味蕾的卻是清甜蔬食,比例抓得好,第一道菜展示了無窮創意。

  

IMG_2798

Beef caparccio with shaved mushrooms, capers, crispy shallots and foie gras

 

IMG_2797

2008 Riesling Kabinett Trocken, Johannishof, Rheingau, Germany

 

caparccio 處理的乾淨,沒有血的腥酸味,用鵝肝搭配添加不少滑潤口感,選上這支『 Trocken 』很有意思,淡麗脫俗,頗有層次,氣息卻是依然甜美,以前買過同酒區但是不同酒莊的產品,覺得中國菜裡拿來配廣式蒸魚還不錯,最後淋上那一杓熱油頗有合拍,倒沒想過法國料理可以如此走法,遇上細緻的 caparccio 不顯乾澀,和著鵝肝也不會膩過頭,漂亮,很精彩的詮釋了『支援前線』的意義。

 

下次去德國該自己挑一些這種乾白酒回來,就配著鵝肝喝一晚不知道會怎樣喔?

 

IMG_2801

Fillet of sea bream with shaved fennel and apple veloute

 

IMG_2800

2009 Clos Bagatelle Blanc, Saint-Chinian, France

 

菜單走的很順,上來的海鯛也真是好吃,配菜是乾烘馬鈴薯(天知道我是著了那個魔照到花椰菜去… )酥香的魚皮,從外到裡的彈嫩肉質,材料好,手法簡單純粹,加上『剛剛好』夠用來沾取的醬料,實話說 Gordon 的法國料理來到巴黎馬賽也絕不輸任何人!突然很明白電視節目裡那些『純血』美國人被搞到雞毛鴨血的原因:土生土長的老美根本沒辦法理解『恰得其所』的境界,尺寸、份量,拿走了這些能用量表形容的東西,老美就是傻眼。

 

酒,就比較抱歉了,不過是我要跟那瓶酒抱歉,那天因為過敏嚴重鼻塞,完全沒有嗅覺可言,鼻子單純拿來呼吸用,我可以感覺到它很盡力的在支持著這份幾乎可以給滿分的魚排,烘托著材料的香甜,完滿著白肉的酸澀,但卻因為沒有嗅覺印象而實在說不出啥大道理,不然這樣,我下次再來嚐嚐,好嗎?

 

IMG_2804

Gould`s cheddar with apricot chutney and toasted hazelnuts

 

IMG_2806

 

IMG_2802

2008 Dido, “ la Universal", Sara Perez and Rene Barbier, Montsant, Spain

 

先容我抱怨一下,有家台灣航空公司,之前跟代表台灣、出席國際比賽榮獲金獎的吳寶春師傅合作,在頭等艙供應知名紅酒桂圓麵包,說真的,以飛機上的東西來說,還真不錯吃,可既無厘頭又殘念兼搞笑的是,他們把這個當『餐前麵包』在上,偶爾,還會在牛肉麵吃一半的時候跑來問你要不要,但,那是甜的ㄟ!?有人會在吃牛排時順便來客四果冰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其實這可以跟著起司盤、甚至乾脆切薄切小點跟著 starter 一起上嗎?巴比個人建議過兩次啦,後來人家不理,我也只好無所謂,反正公司又不是我在開,管你三七二十一,吃到肚子裡都一樣囉。

 

起司熟成很到位,苦、澀、鹹,總結出來就是很成人的『香』,這種東西最怕就是放過頭的倉儲臭味!杏桃醬討喜喔,抹薄片、配起司都好,含兩顆乾莓果,再順一口紅酒,收尾既強力又有個性,套餐就是要這樣做。

 

等一下,紅酒?都吃到沒東西了,上紅酒?我請教一下當天第二位輪值服務的日籍侍酒師,他老哥神秘笑一笑:『你先嚐嚐就是。』其實我也知道他要說什麼,但是當天沒了嗅覺,又已有三杯酒精下肚,況且人家可是有葡萄藤胸章護體,十分鐘後他老人家繞回來,小的豈敢囂張,且躲一旁讓大哥講話:『不覺得澀味很合嗎?鹹味跟整體的煙燻味是也剛好的調性』他八成是看出了我不服輸的死人臉,再多插一刀:『而且要考慮到菜單的整體性啊!』順手往菜單上畫一下,說真的,在被提醒之前,我完全沒發現之前上的都是白酒!

 

『 You must think about the whole construction!』

 

雖然我不喜歡『 Must 』這個字眼,雖然我不喜歡連僅剩的一點小伎倆都被人看穿,雖然我很想說我並沒有被整個菜單牽著走,雖然我也想告訴他其實講起葡萄酒我也略通一二,但是不巧,我也只通一二… 不得不服啊!這些能有葡萄藤攀在身上的簡直跟酒鬼上身沒兩樣,每次遇到都只能揖讓而昇,下而罵幹。

 

茫茫酒海,好喝能喝的太多了,可就單挑一道食物來個『 The Perfect Match 』,其難邪?況且整份菜單五次方程式裡只有一個條件列、也只求一個解,其難矣!混沌如我,求個城市裡的解脫罷了,看來回台北後還是跟金牌台啤廝混吧。

 

IMG_2811

Passionfruit cone cup

 

清口用,準備等下吃甜點,可是好好吃喔,多剋五份都OK啊~ 我可以說甜筒皮比甜筒餡還讚嗎?

 

IMG_2818

Raspberry parfait

 

IMG_2807

2009 Moncalvina, Moscato d'Asti, Coppo, Italy

 

要先稱讚一下他們的侍酒溫度真的抓得很好,基本上氣泡酒並不適合單純搭配甜點,當天的『不甜』巧克力盒,配上酸調幾乎是剛剛好融合的莓果內餡冰淇淋,其實有沒有這杯甜氣泡酒真的一點都不重要了!完全是從兩胸正中間開始緩緩、柔柔,帶著撫摸又來點搓揉的,緩過整個胸膛,再上些巧克力油脂包裹一切莓果的酸澀、還有所有生命的不順遂,甜點療癒功能真是出乎想像之強啊!

 

接著來點自以為並不重要的氣泡酒,卻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一杯並不是要來爭先恐後搶第一,更不是應暇不及、左支右促,他就是,順~ 單喝,我覺得並不特別,來上兩三杯就會膩過頭換酒吧?不過菜單裡倒是利用帶甜的特性跟溫度調整,很合拍地搭上 parfait 的節奏,今天午間餐酒會,幾乎啦,幾乎沒有瑕疵,不得不給九十分!

 

IMG_2819

 

IMG_2826

Chief's complimentary: white chocalate ice cream

 

面對四方各界幾近夾攻式的一片不看好,Gordon 還是很勇敢選擇在倫敦市中心接手了間新餐廳,雖說離當初發跡的『 Ramsay 』並不遠,且原店本也師乘名門,我覺得啦,他仍刻意把這間店往下拉了一個檔次,變成『 Smart jeans 』出入的餐廳,這太明顯了,他要的就是王子的復仇!

 

『 Ramsay 』依然會是集團裡的領頭羊,而且短期裡,無論海內外,根本沒有第二間餐廳會被栽培到那種等級,『 Petrus 』當年豐功偉業誰不知曉?它的加入卻變成是用來提醒(還是教訓?)原本不看好 Gordon 的那些人,其實他有絕對的能力跟實力,讓原本望之彌堅高檔食肆,換手轉型以後照樣讓人佩服說好,那些凡夫俗子,請閉嘴,不然誰會在這樣高檔地段養這麼多專業服務人員?沒猜錯的話,三年內,它是被 Gordon 期待為米其林評鑑中拿下至少一顆星的中興之所在!

 

東京的那兩間呢?喔,放進嘴裡的等我去過再說吧,其次,光講場地,很抱歉,一顆星,還差一半。

 IMG_2799

請注意左胸口那個『金質』葡萄藤胸章!

 

IMG_2803

不開玩笑,這位也有『銀質』葡萄藤胸章

 

這種假掰的餐廳當然都有絕對專業的侍酒師,一位金髮碧眼酷帥小生,一位細膩靦腆不失隨和,你喜歡哪一道呢?只是說來這位日本朋友應該是從東京調來的吧?真是國際企業,問到餐酒搭配,法籍服務人員就急忙把他倆抬上陣,法國人拱著英日兩國人幫腔講解葡萄酒,倒是個人首見,就,妙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bby Liu 的頭像
Bobby Liu

~ 小狗汪汪叫 ~

Bobby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