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北京,不吃烤鴨怎麼都說不過去,何況我們這種第一次到訪的傻呼呼觀光客,託了朋友預定現在赫赫有名的『四季民福』烤鴨店,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當年的小店,如今單單在北京就已經是十幾家連鎖的超級餐飲集團了!果然十幾億人口,賣吃的有搞頭啊~~~ 只是錯估了現代北京市塞車的功力,到店的時候已經要過號重排,雖然店家免費提供熱茶酸梅湯,但四十分鐘的傻等真的已經是我的極限了,正要放棄之時,服務生來問願不願意併桌?當然好啊,香港那麼小的茶餐廳我都可以併了,無所謂。

 

不過我得說,雖然同樣都是偏高檔的餐廳,純以裝潢來說,此次去的分店其實還滿有點曖曖內含光的 FU,比起某些硬是要湊出來的金碧輝煌,那真是高出一截;服務生笑臉迎人,講話柔軟,雖然一張大桌被拆成三張單子,菜單茶水點菜飲料,依舊忙而有序,感覺就是舒服而毫無壓迫感,這一步,不管是員工教育還是個人特質,都讓人佩服。

 

半隻鴨,加鴨湯,魯牛腩,炒羊角豆,然後為了自己塞滿桌的慾望,再加了份貝勒爺烤羊肉,然後就上來了這個。

 

DSC_0097.JPG

 

對,他是一盤棗子,但是比起台灣的要小了至少二分之一,皮厚許多,水分也少許多,但是有一種特殊的香氣,依然是好吃的,我一人嗑了大半;我雖沒有一定要飯前或飯後吃水果的習慣,只是覺得在中式餐點裡,用生果,而且是下面襯著一盤碎冰的生果,在初秋微寒的日子,出現在內地的晚餐桌上,當做前菜小點,著實心中熊熊燃起一種『大廚你有種!』的感覺。

 

年輕服務生弟弟介紹它們獨家吃法是沾蒜泥,不過我這人死腦筋,嚐來嚐去還是覺得甜麵醬大蔥最好,何況這蔥絲切的這麼細,台灣版那個撥了外面兩片厚葉再對切兩刀就丟小盤裡讓你自己挑的老方法,相對之下,真的變成鄉下人大餅捲大蔥了;一人一碟沾料盤,黃瓜絲還去皮,另有醬菜,醃蘿蔔跟山楂,這五花八門要是讓老北平唐魯孫先生看到,會不會像義大利人看到夏威夷披薩一樣氣到跳腳翻白眼啊?

 

DSC_0096.JPG

DSC_0102.JPG

DSC_0104.JPG

DSC_0108.JPG

 

既然是烤鴨出名的店,當然就要有一個專門的烤窯,燒著果木,旁邊掛著被吹飽氣的備品,然後一隻隻透著琥珀深亮亮光的烤鴨滴著似鑽石閃亮的油陸續出爐,在一眾吃客期待又羨慕的視線中,送到那個總算輪到的幸運兒面前,先讓客人驗明正身,才能整鴨褪塊,塊化成片,皮肉都須相輔相成,比例不偏不倚;鴨皮亮而酥,其肉光滑而毫無渣漬,我試煉尚淺,但當天一餐,真是絕美,感謝了。

 

純以尺寸來說,這第一次遇到的北京鴨,比台灣鴨要小了不少,沒特別提到是否填鴨,不標榜櫻桃鴨田間鴨,更不說油有多厚肉有多滿,但那烤出來的顏色跟完成度,台灣可就遠遠比不上了;鴨子小,不表示沒油旺,那真的是『一旺油,一抿化成水』,鴨皮的酥香,鴨肉的細膩,口舌轉圜間,也就這麼散了,沒想到原來烤鴨這個世界聞名的中華大菜,吞吐間可以是這般靈巧啊,不入其門,不能受其教,晚輩此番真是受教了。

 

還得特別說說這鴨餅,真好吃,香,潤,韌,薄,放涼一點那餅皮邊都不顯著死硬回生,然後我一邊吃著,就一邊想到台灣版大餅捲大蔥...

 

DSC_0110.JPG

DSC_0116.JPG

DSC_0119.JPG

 

羊角豆就是台灣的秋葵,只是這一起拌炒的菇類,我至今還不知道尊姓大名;乳白鴨湯空空如也,喝著暖胃就是;很妙的是北京似乎鴨架子都做鹽酥爆炒,跟台灣又是一大差距,無所謂優劣,就問來客滿意不滿意而已。只是這貝勒爺烤肉... 若民初食神唐魯孫老先生所一再回味的就是這味的話,那我還真的只能說:吳兆南老師,您的台版複刻,贏了。

這無關政治啊。

 

聽說北京城裡有更多高檔的烤鴨樓,這我相信,爭奇鬥艷,燦爛繽紛,作為一個豹起之國,要說四季民福就是顛峰,那可是太懶惰、太對不起每天圍著火爐烤的小師傅了;我更期待有人能把烤鴨捲餅分子化,異國化,區域化;再不濟,就回到那兩百年前,讓我看看,那個老北京忘都忘不掉的北京烤鴨,是能夠有多北京?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京 烤鴨 四季民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bby Liu 的頭像
    Bobby Liu

    ~ 小狗汪汪叫 ~

    Bobby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