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跑到海邊被大風吹到不要不要的,回來真的有種虛脫的感覺,晚上只想隨便吃卻不知該去何處,信步又到火車站頭,看看這招牌挺漂亮的,店名也頗唬人,信你了,就來吧!
要比時尚感或者說,假掰,當然跟東京有一段差距,但全通的廚房,炭火直接料理,烤台上還倒吊著整尾乾透的安康魚,相當嚇唬人,外面就是仙台車站的夜景,其實要是能把身邊的臭小孩換成正妹女朋友,倒也頗有簡化版澀谷的感覺。
唯一麻煩是後面一桌上班族喝嗨了,嗓門大到連我們台灣人都受不了,小朋友怪腔怪調在學著他們的交談,我喝我的啤酒,一杯五百日幣,看這價碼肯定有跟上東京的步伐。
仙台就是伊達,有了伊達字樣就是一定要點,結果來了冰淇淋汽水這樣,好喝啊,沒有小孩子不愛這種東西的,包括我本人。
陶盤燙花枝這招現在已經不稀奇了,不過,拿來配當天第一口啤酒,還是一種很甜美的感覺,本店味增跟內臟調配的比例倒是相當合本人胃口,由於歐吉桑情緒發作,再一次歸類為願意出錢的下酒菜。
如此份量的三人前生魚片拼盤,以東京標準來看是不科學的,鯛魚海膽干貝基本上不可能用這價格卻處於同一區,你或許說城鄉差距,你也可以說這邊貨源充足,但你不能否認看到這樣一份上桌時,真的會從心中讚嘆一聲『哇~』!
水芹其實我家小朋友就不愛,我嘴大吃四方喜歡嚐鮮,這種號稱仙台第一鍋的料理自然到了貴寶地就得試試才行;水芹在台灣只有溫室栽種,產量極少不說,想買還得看通路臉色,品質就... 軟軟爛爛,香氣一點點,一種若有似無的存在,至今也搞不清楚農家為何而種,商家為何而買?不是在尊彼賤此,唯獨單純的不理解,花了錢怎麼好像丟水裡?
仙台一帶是日本水芹栽種最大產區,唯獨這種整株斬三段,然後連葉帶根,還是土裡面那節褐色的根都捨不得丟的煮法,小弟本人第一次見到,不得不為之讚嘆~
只是在仙台三天時間,看到的都是水芹鴨肉鍋,不知道這是不是標準作法?水芹香氣較為淡雅而帶辣味,搭配鴨肉倒也合情合理,昆布醬油鍋底,菇子長蔥豆腐魚板,只是說來水芹用量雖多但不大感覺得到特色,總之算是見識過了。
這年頭吃鮪魚的罪惡感越來越重,偶而嘗試一次,烤臉頰肉,美味如昔,但也匆匆結束。
號稱『夢幻豬肉』的牡鹿半島豬,用曾經上過『料理東西軍』做食材而且獲勝當招牌,好奇嚐鮮,可惜又是一個不確定好吃在哪裡的結尾,下次有機會再說吧。
蘿蔔沒剔筋,失敗。
就,下次有空來仙台,再來看看哪邊還有好東西吧,以上。